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全国客服:4008586080
新闻详情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二)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虽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分支部分,但它具有面最广、量最大、具体情况多而复杂等特点,涉及的施工范围几乎遍及建筑中所有角落。由于建筑中的施工环境有所不同,其缆线的敷设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敷设缆线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来考虑电缆施工方法。
  由于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中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式,不可能完全符合施工环境的实际要求,这是因为在建筑物内,各种管线设备和内部装修等各项工程施工中,必然会有所改变,使设计要求与现场具体情况产生差异或脱节,这是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就要求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施工,更要注意按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本项目中水平布线子系统大部分在走廊、办公室等,根据实际情况,大部分水平子系统需要明槽暗管敷设方式来施工,具体采取何种方式需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下面介绍一下各种方式的施工方法。

目前,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建筑方式有预埋或明敷管路或槽道等几种,这些装置又分别有在天花板(或吊项)内、地板下和墙壁中以及它们3种混合组合式。现分别在下面叙述。

天花板内(或吊项内)的布线

在天花板或吊项内的布线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即装设槽道和不设槽道两种方法。

装设槽道布线方法是在天花板内(或吊顶内),利用悬吊支撑物装置槽道或桥架,这种方法对吊顶会增加较大重量,电缆直接敷设在槽道中,缆线布置整齐有序,有利于施工和维护检修,也便于今后扩建或调整线路。

不装设槽道布线方法是利用天花板内或吊顶内的支撑柱(如丁形钩、吊索等支撑物),来支撑和固定缆线。这种方案不需装设槽道,它是适用于缆线条数较少的楼层,因电缆的重量较轻,可以减少吊项所负担的重量,使吊项的建筑结构简单,减少工程费用。

在天花板或吊项内布线时,应注意以下具体要求: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确定在天花板或吊项内的电缆路由。为此,应在现场将电缆路由经过的有关天花板或吊项每块活动镶板(并有检查作用)推开,详细检查吊项内的净空间距,有无影响敷设电缆的障碍,如有槽道或桥架装置,是否安装正确和牢固可靠,吊项安装的稳定牢固程度等,如检查后,确未发现总是才能敷设缆线。

不论天花板或吊项内是否装设槽道或桥架,电缆敷设均采用人工牵引。单根大对数电缆可以直接牵引,不需拉绳;如果是多根小对数的缆线(如4对对绞线电缆)时,庆采取组成缆束,用拉强在天花板或吊顶内牵引敷设。如缆束较长、缆线根数多、重量较大,可在路由中间设置专人负责照料或帮助牵引,以减少牵引人力和可以防止电缆在牵引中受损。

为了防止距离较长的电缆在牵引过程中发生被磨、刮、蹭、拖等损伤,可在缆线进天花板的入口处和出口处以及中间增设保护措施和支承装置。

在牵引缆线时,牵引速度宜慢速,不宜猛拉紧拽,如发生缆线被障碍物绊住,应查明原因,排除障碍后再继续牵引,必要时,可将缆线拉回重新牵引。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在天花板或吊顶内敷设后,需将缆线穿放在预埋墙壁或墙柱中的管路中,向下牵引至安装通信引出端(或称住处插座)的洞孔处缆线根数较少,且线对数不多的情况可直接穿放,如果缆线根数较多,可采用牵引绳拉放到安装通信引出端处,以便连接,缆线在工人区处应适当预留长度,一般为0.3-0.6m.。

地板下的布线方法

目前,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采有的地板下水平布线方法较多,有在地板下或楼板上的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布线方法中除有原有建筑在楼板上面直接敷设导管布线方法不设地板外,其它类型的布线方法都是设有固定地板或活动地板。因此,这些布线都是比较隐蔽美观,安全方便,例如新建建筑主要有地板下预埋管路布线法、蜂窜状地板布线法和地面线槽布线法(线槽埋放在垫层中),它们的管路或线槽,甚至利用地板结构都是在楼层的楼板中,与建筑同时建成的。此外,在新建或原有建筑的楼板上(固定或活动地板下)主要有地板下管道布线法和高架地板布线法。

由于上述各种布线方法各有其特点和要求。在施工前必须对它们充分了解其技术要求,施工难点,并拟订具体施工程序,尤其是工程中采用的由线方法。

在敷设缆线前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对采用的布线方法与现场实际进行较核,了解布线系统和缆线路由,对于预埋的管路和线槽必须核查有无可能施工的具体条件(如在预埋的管路和线槽中有无牵引线绳或铁丝)。

在原有建筑或没有预埋敷管或线槽的新建建筑中,在施工前应根据该建筑的图纸进行核查,主要是建筑的楼层高度、楼板结构和内部各种管线系统的分布等内容,这些情况必须弄清,以便根据调查拟定采用相应的要板布线方法,例如在没有预埋管路和线槽的新建建筑时,可以结合其内部装修同时施工,利用装设活动地板或踢脚板等装饰条件敷设缆缆线。这样,可以便于敷设施工,又不影响建筑内部环境美观。

地板下布线的具体要求:

在采用地板中预埋管路或线槽的布线方法和在楼层地板上面(固定或活动地板的下面)的布线方法时,都需注意以下具体要求,以保证布线质量,有利于今后使用和维护。

不论在楼板中或楼板上敷设的各种地板下布线方法,除选择缆线的路由应短捷平直、装设位置安全稳定以及安装附件结构简单外,更要便于今后维护检修和有利于扩建改建。

敷设缆线的路由和位置应尽量远离电力、给水和煤气等管线设施,以免遭受这些管线的危害而影响通信质量。为此,对于它们之间的最小净距与建筑主干布线子系统中的缆线要求相同。

在布线系统中有不少支撑和保护缆线的设施。这些支撑和保护方式是否适用,产品是否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这些对于缆线敷设后的正常运行将起重要作用。

墙壁上的敷设方式

在墙壁内预埋管路提供敷设水平布结的缆线是最佳的方案,它既美观隐蔽,又安全稳定,因此,它是墙壁内敷设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已建成的建筑中没有事先预留暗敷缆线的管路或线槽,现在又要解决布线问题。为此,有明敷线槽的敷设方式,但只能是小线槽,且费用较高。此外,有将缆线直接在墙壁上敷设,这种布线方式造价很低,缺点是既不隐蔽美观,又易被碰足等损伤,所以这种布线方式只能用在缆线对数少的单根水平布线的场合。通常沿着墙壁下面踢脚板上或在墙根边敷设,一般采用塑料线码和小贺钢钉将缆线固定在踢脚板上或墙根边。

塑料线码是将水平布线的单根缆线固定在室内墙壁或木质结构的器材,具有使用方便,施工简单的特点。

水平布线子系统缆线敷设过程和敷设后均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为了便于维护检修以及今后使用,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布放后,应预留一定的冗余长度,以满足上述需要。为此,干线交接间或二次交接间的对绞线对称电缆预留长度每端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如有特殊需要时,可以适当增加长度或按设计规定预留长度。

目前,对绞线对称电缆一般有缆芯屏蔽(以称总屏蔽)和线对屏蔽两种结构方式,通常情况时,主干对缆线对称电缆只采用缆芯屏蔽结构方式,水平布线则两种结构都有采用。由于屏蔽结构不同,电缆外径的粗细也有区别。为此,在屏蔽电缆敷设时,其曲度半径应根据屏蔽方式来考虑,一般如下要求:

a) 非屏蔽的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敷设后弯曲时的曲率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b) 屏蔽结构的对绞线对儿电缆的曲率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范围内取定。

c)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时,应注意牵引拉力不宜过大过猛,要求牵引拉力适宜、牵引的节奏缓和。对于电缆为0.5mm线径、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时的牵引拉力应不超过110N,如电缆芯线为0.4mm线径的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时的牵引拉力应不超过70N.

d) 在预埋管路中布放缆线时,目前有两种要求缆线和管径适配方法,即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

现分别叙述如下:管径利用率

穿放电缆的暗管管径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管径利用率=d/D

式中:d为电缆的外径;

D 为管道的内径.

当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采用屏蔽结构电缆(具有缆芯屏蔽和线对屏蔽层)或双护套扁平缆线(它有中种组合方式,如有两根非屏蔽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或两根屏蔽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组合,也有一根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和一根4-6芯光缆组合以及其它类型的组合缆线);在建筑物主干布线系统的主干电缆一般 都在25对以上.上述几种缆线在暗敷管路中布放时,宜采用管径利用率进行计算,选择相应合适规格的暗敷管路.

布放主干电缆或双护套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 弯管道应为40%-50%.截面利用率

穿放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的暗管管径堆面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截面利用率=A1/A

式中:A为暗管管径的内截面积;

A1为穿在暗管内对称电缆的总截面积(包括缆线内的芯线和绝缘导层的所有截面积).

为了保证4对对弱线对称电缆的扭绞状态不发生变化,避免电缆受到挤压,宜采用管径截面利用率公式进行计算,选用合适的暗管.

布放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时,暗管管径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在建筑内任何段落暗敷管路中一般布放的缆线不宜超过3根.